色戒講的什麽_色戒講的什麽故事
色戒講的什麽_色戒講的什麽故事 时间:2025-07-05 07:55:08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色戒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色戒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王佳芝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王佳芝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作者:愈姑娘
很多人知曉《色戒》,恐怕都是通過李安的電影。
這部電影從2007年上映,就引發巨大爭議。因為裏麵大尺度的床戲,湯唯一度被封殺。若不是這樣的戲份,想必電影《色戒》也很難出圈。
其實,在《色戒》原著裏,對激情戲並沒有過多的描寫,隻有一句:
“每次跟老易在一處都像洗了個熱水澡,把積鬱都衝掉了,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。”
不得不說,《色戒》的原著,比電影還難看懂。我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,差點想要放棄寫這篇文章。
雖然小說篇幅很短,半個小時就能看完,但是晦澀的語言,不夠直白的描寫,讓人雲裏霧裏。
據說,這部小說,張愛玲修改了30年,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深意。
張愛玲在卷首語寫道:
“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,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,在改寫的過程中,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,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。”
其實,《色戒》講的故事很簡單。
女大學生王佳芝試圖用美人計,刺殺特務易先生。在這個過程中,兩人在政治,權謀,情欲上的糾纏和算計。
其中爭議最大的點是,在“美人計”就要成功的緊要關頭,王佳芝卻放走了易先生。
很多人說,是因為王佳芝愛上了易先生。
因而愛,聽起來也好像有道理。但我不這樣認為,這個理由固然說得通,但卻是最膚淺的理解。
原著中,有這麽一段:
“至於什麽女人的心,她就不信名學者說得出那麽下作的話。她也不相信那話。除非是說老了倒貼的風塵女人,或是風流寡婦。像她自己,不是本來討厭梁潤生,隻有更討厭他。”
王佳芝的第一次是給了梁潤生,但她對梁潤生隻有厭惡,怎麽可能因為愛上易先生呢?
王佳芝甚至連什麽是愛都不知道。在那個緊要關頭,真正讓她心軟的是她認為易先生是真的愛她。
原著裏的有一段描寫就很明顯:
“這個人是真愛我的,她突然想,心下轟然一聲,若有所失。太晚了。店主把單據遞給他,他往身上一揣。快走,她低聲說。”
這非常符合張愛玲筆下的女形象,她們深陷囹圄,渴求用愛找尋自我,和這個世界完成鏈接。
她們未必真的要去愛誰,但她們一定想要被愛。隻有被看見,她們的命運才不會顯得那麽蒼涼。
就好比《怨女》中的柴銀娣,她不顧一切和三爺“在一起”,不過是想要從對方身上尋求一點光亮,“我是被愛的”,對身處黑暗的女子來說就是解藥。
王佳芝也是如此。
在外人看來,王佳芝根本不缺愛,因為她從十二三歲就有人追求,但是這些所謂的愛,不過隻是愛她的皮囊。生得貌美的女子,不缺追求者,但缺真心人。
可以說,王佳芝太清楚那些男人為了得到美女的套路了,因此她從不輕易交付自己的真心。
“從十五六歲起,她就隻顧著抵擋各方麵來的攻勢,這樣的女孩子不太容易墜入愛河,抵抗力太強了。”
從另一方麵來說,她渴望愛,但鄙視淺薄的愛。她要的愛是厚重的,是無可替代的,是神聖的。
從表麵上看,易先生是最無法給予她想要的愛的,但是越是在不可能的前提下迸發的愛才最動人。
王佳芝為何會被易先生的愛打動?
她真正意識到易先生愛自己,是在買鑽戒的時刻。
“陪歡場女子買東西,他是老手了,隻一旁隨侍,總使人不注意他。此刻的微笑也絲毫不帶諷刺,不過有點悲哀。他的側影迎著台燈,目光下視,睫毛像米色的蛾翅,歇落在瘦瘦的麵頰上,在她看來是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。”
注意兩個關鍵詞:情場老手,溫柔憐惜。
可以想象當時王佳芝的心理活動,她知道易先生給很多女人買過東西,但都隻是逢場作戲,隻有對她有憐惜。
一個情場浪子,偶爾迸發出的溫情,往往能擊穿很多女人的心房。再者,易先生是有權勢之人,他有很多大事要做,卻還能抽空為你買鑽戒紀念。
這種用心,對王佳芝來說,更顯珍貴。更關鍵的一點是,王佳芝恰好缺一枚戒指。
她假裝成麥太太混入太太圈,她以為自己裝得很好,其實早就露了怯。
“牌桌上的確是戒指展覽會,佳芝想。隻有她沒有鑽戒,戴來戴去這隻翡翠的,早就不戴了,叫人見笑—正都看不得她。”
其實,易先生早就識破了王佳芝的身份。他怎麽可能不識破呢?一個女大學生,裝成富太太,就好比小孩偷穿大人的衣服,無論你怎麽裝,都掩蓋不住你的青澀和膽怯。
有人看完電影《色戒》,評價說,感覺湯唯在裏麵演繹得太過緊張。李安說她要的就是湯唯作為新人的這種緊張感。李安真的太牛了,完全把握了人物的精髓。
易先生是一個特務,什麽場麵沒見過,接觸過的人更是不計其數。王佳芝的偽裝,真的能逃過他的眼睛嗎?不能。
明知道王佳芝的目的,卻還願意上鉤,隻有一個原因:愛。至少王佳芝是這麽認為的。
那麽,易先生真的愛王佳芝嗎?
如果是真愛,就不舍得槍斃王佳芝了。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王佳芝給了易先生一些安慰。
對易先生來說,終日遊走在刀槍邊緣,稍微不小心就可能喪命。他有權勢,但活得沒有人的溫度。王佳芝放走了他,對他來說,是一種濃烈的感情。
在王佳芝後,易先生反而有一種勝利者的快感:
“得一知己,而無憾。他覺得她的影子會永遠依傍著他,安慰他。雖然她恨他,她最後對他的感情強烈到是什麽時候都不相幹了,隻是有感情。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係,虎與倀的關係,最終極的占有。她這才生是他的人,是他的鬼。”
從易先生這段內心活動中又可以讀出,有權勢男人的那種占有欲和優越感。哪怕殺了對方,也能自信的認為對方是非自己不可的。
其實,易先生和王佳芝本質是同一類人。他們生活在那個戰亂的年代,為了革命,放棄自我的欲望和理想,變成一個工具人。
那些情欲,和平凡人的煙火氣,是與他們無關的。
恰恰是因為這樣,他們才更渴望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和溫度。
王佳芝認為易先生是愛自己的,易先生何嚐不認為王佳芝也是愛自己的。
其實,他們都不愛對方,他們隻是愛對方愛自己的樣子。
再者,易先生認為王佳芝對自己的愛,是建立在權勢的基礎上的。
“本來以為中年以後還有這樣的奇遇。當然也是權勢的魔力。那倒還猶可,他的權力與他本人多少是分不開的。對女人,禮也是非送不可的,不過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。明知是那麽回事,不讓他自我陶醉一下,不免憮然。”
易先生權勢再大,也是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,渴望紅顏知己,渴求青春美貌女子的仰慕。
再者,原著裏麵的易先生根本沒有梁朝偉那麽帥,甚至有點賊頭賊腦。
“人像映在那大人國的鳳尾草上,更顯得他矮小。穿著灰色西裝,生得蒼白清秀,前麵頭發微凸,褪出一隻奇長的鼻尖;鼻子長長的,有點鼠相,據說也是主貴的。”
這樣的男人,突然得到一個美女的接近,他根本無法拒絕。他給予王佳芝的“”,不是基於愛,而是基於權勢。正如原著裏的那句話:“權勢上最好的春藥”。
對易先生來說,在王佳芝放他走之前,他認為她隻是和普通女子一樣貪念自己的權勢。
在關鍵時刻,王佳芝寧願背叛革命,也要救他,才讓他更加確認,王佳芝對自己有深刻的感情。
顯然,這件事讓他很得意。看看在王佳芝後,易先生臉上的表情:
“他回來了又有點精神恍惚的樣子,臉上又憋不住的喜氣洋洋,帶三分春色。”
易先生還沉浸在他的春秋大夢中,而王佳芝已經喪命了。在這場陰謀詭計中,我無法去衡量誰是壞人,隻有兩個可憐人。
有作者曾評論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感情:
“兩個亡命之徒,在時事大局裏不過都是可憐的棋子,身不由已。一個手上沾滿鮮血,一個衣服裏藏好毒藥,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,唯有彼此的惺惺相惜,在這荒謬的世間,變得真實可依。”
我非常讚同,他們不過是在荒涼的世界,互相取暖的兩個靈魂罷了。哪有什麽愛不愛,在算計中給予彼此的一點點的溫情,都足以讓對方回味很久。
王佳芝放走易先生是必然的。前麵分析的她渴求愛是一個原因,另一個原因是她從始至終對革命都沒有足夠堅定的信念。
她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女大學生,政治大事,不是她所關心的。她隻是被推著往前走,一不小心走上這條路,卻沒想過會失去那麽多。
為了接近易先生,飾演好一個情婦,她和梁潤生練習那方便的技巧,從而失身。
對於這件事,她一直耿耿於懷—“有很久她都不確定有沒有染上什麽髒病。”
是的,她後悔走上這條路,更憎惡同伴的眼光。
“她不但對梁潤生要避嫌疑,跟他們這一夥人都疏遠了,總覺得他們用好奇的異樣的眼光看她。”
可以說,在整個“美人計”中,王佳芝犧牲最多,但她沒有找到這麽做的意義。這有錯嗎?沒有,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年輕姑娘,若不是卷入政治爭鬥,她大概率會找個愛人,平凡的過一生。她對易先生的仁慈,不過是她對這個世界最後對深情。
END.
今日話題:
你認為王佳芝對易先生是因而愛嗎?
歡迎留言討論。
愈姑娘:情感作者,專注新時代女的成長和情感。
原創作品,抄襲洗稿必究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